十里河古玩市场
都说,要了解一个城市,必须去城市的菜市场去走一走,那要了解一个城的文化,就必须要去地摊古玩市场。
通过这些带着文化符号的遗存,去了解这个城市的人文脉络。
众所周知,北京潘家园是国内外有名的古玩交流市场,但其实在中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古玩市场。
虽然气氛都大大落后了一截,但是南来北往的古玩商人和收藏爱好者在这里有过美好的寻宝岁月。
但如今,这些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潘家园 图片来自网络
在2018年年底,位于上海城隍庙的上海老街和河南路交叉口的著名古玩集散地藏宝楼
宣告自2019年1月1日起开始不再营业,至此,这处著名的古玩爱好者淘宝天堂永久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藏宝楼原来叫福佑路工艺品市场,它的前身是福佑路古玩地摊市场。
它原在河南路以西的福佑路与旧仓街一带,鼎盛时达近千个地摊,与北京潘家园齐名,有“南福北潘”之说。
福佑路工艺品市场 图片来自网络
藏宝楼 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共设四个层面,其中一、二楼的面积约2100平方米,设固定铺位近400个,三楼为固定摊位,四楼沿袭了福佑路地摊市场的传统,每逢周六与周日摆地摊,约有300多个地摊。
曾经这里好生热闹,摆摊的、寻宝的,遍地是古玩旧物,从陶瓷玉器、竹木雕刻、文房四宝、新旧字画、历代钱币,一直到古董钟表,无所不有,真真假假,令寻宝人如醉如痴,这是寻宝人的情趣,或许也是藏宝楼的迷人之处。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东台路古玩市场也已经关闭了。
1985年5月,东台路旁的浏河路被辟为综合市场,经营服装、小百货。
第二年春天,隔着西藏南路对面的会稽路自发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地摊文物市场。
1988年,在市文管会、市工商局与市公安局等部门的主办下,将会稽市场上的古玩个体商贩引进冷落的东台路花鸟市场,并在此创立了浏河路旧工艺品市场,这便是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的形成之始。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福佑路古玩工艺品市场乘虚而入,渐渐取代了东台路的上海第一古玩市场位置。
东台路古玩市场旧景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藏宝楼和东台路只是这些小旧货商店或者花鸟市场的代表而已,这些小市场小店随着城市的变迁此消彼长。
这些年来撤销关闭的古玩市场不在少数,曾经红极一时的许多古玩地摊市场随着城市整治力度越来越大,也一个个成了拆迁的对象。
一进十里河市场看到读书的关公 图片来自界面新闻
2017年著名的十里河古玩市场拆除。
从官园市场、报国寺市场,到十里河古玩市场,北京传统的古玩市场逐步变少。
十里河市场露天店铺 图片来自界面新闻
古玩,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当它们成为一个交流平台成为休闲的文化地标,收藏爱好者、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十里河市场店面 图片来自界面新闻
世界上再发达的国家,都有地摊跳蚤市场,很多人在此“吃药”“打眼”,也有很多人在此捡漏,但更多人其实来这里不指望捡多大漏,打个招呼,谈谈历史,聊聊人生,仅此而已。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