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旅游 > 云南旅游

云南小粒咖啡

云南保山咖啡

背依高黎贡山山麓,俯瞰怒江河谷,云南保山市潞江坝咖啡产区云遮雾绕,风景旖旎,连片的咖啡树沿着河谷绵延向远方。

近期,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保山小粒咖啡”入选其中。

“保山市是中国著名的精品咖啡生产基地,保山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口感。”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保山在发展咖啡精品化上频频发力。目前,保山咖啡精品率达到26.92%、精深加工率达到44.32%,均名列云南省首位。我们将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走出一条咖啡融合发展之路。”

小粒咖啡之乡

1952年,保山小粒咖啡开始规模种植。上世纪90年代起,一些厂商将卡蒂姆种类引入云南。“卡蒂姆的优势是可密集种植、抗病性强、产量高,因此成为今天云南省内种植最广泛的咖啡豆品种。”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会长李晓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保山小粒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1年,“保山小粒咖啡”入选首批欧盟境内受保护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云南小粒咖啡

要提高咖农收入,走咖啡精品化道路是关键。“精品豆子加上先进的处理工艺,云南豆完全可以摆脱期货价格的控制。”李晓波说。在优质优价的驱动下,保山不少咖农开始探索栽种精品咖啡。

“保山市为实现‘保山小粒咖啡’产业精品化转型升级,将咖啡列为重点产业,多管齐下全力支持咖啡产业发展。2022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13.65万亩、产量2.2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59.76亿元,咖啡产业已成为我市干热河谷地区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保山市农业农村局绿色食品科科长周南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打造“咖啡+”

走进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园区,浓郁的咖啡香气扑鼻而来。车间内咖啡豆在烘豆设备里等待加工,烘焙、萃取全流程自动化。直播间内,主播倾斜手冲壶,正在演示手冲咖啡的倒水步骤。“我们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这颗保山小粒咖啡豆的附加值。”云南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云南景兰热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在规划投入冰滴式冷萃冻干咖啡生产线。“全部投产以后,可日产1000万杯以上,每年产值约3亿元,让保山小粒咖啡的精深加工更上一个台阶。”云南景兰热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伟说。

城市的另一角,比顿咖啡庄园主打半山民宿的“诗意栖居”。“我在这里知晓了一杯咖啡的前世今生,品尝到民族美食,旅游收获颇丰。”从四川攀枝花自驾而来的游客白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新寨村,“认养咖啡树”作为一项新的咖啡文旅产品受到游客喜爱。王加维介绍说,原来每亩咖啡地种植300株咖啡树,年收入4000元,认养一株咖啡树的价格为300元,一亩咖啡地的收入就能达到9万元。目前,全村已有2000多棵咖啡树被认养。

新寨村村民赵华英经营着一家咖啡小院,除了特色手冲咖啡外,她还将咖啡融入菜品里,推出咖啡炖土鸡、咖啡花炖蛋、咖啡芽酥饼等特色菜品。“过去一年,咖啡小院为我们家带来了8万元收入。”赵华英说。

走精品咖啡之路,保山的“咖啡+”业态越来越丰富。“我们通过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加工园、一个交易市场,打造一个文化园、一个人才基地,培育一个品牌,建立一个标准体系、一个研究院,举办一系列论坛赛事,讲好一个咖啡故事等‘十个一’工作措施,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陈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走出云南

2023年5月末,上海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举办活动——在虹桥综合枢纽的换乘通道内向旅客奉上“抵沪的第一杯咖啡”。收获各地旅客高度评价的咖啡来自保山的9家咖啡企业。这些企业还将入驻虹桥国际咖啡港内的产区展示专区,设立长期专柜。

走出云南,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这是保山精品咖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比顿咖啡董事长李丽红看来,上海城市的特质与保山咖啡坚持的精品路线非常契合。“我们的华东总部将打造‘旗舰店+卫星店+烘焙工坊’的经营模式,在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云南精品咖啡的同时,也将为咖啡小店提供从咖啡豆到咖啡机甚至咖啡师的一站式全生态链服务。”李丽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对全市产业链角度看,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优秀的企业,但总体上还缺乏产业链聚集效应。持续加大咖啡精品化的投入,进一步夯实保山咖啡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强对市场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拓展与研发适合新增消费群体的产品以及小众化品牌,把咖啡产业真正打造成为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能级,这是我们正在发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陈锐说。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ilanse@126.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