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旅游 > 新疆旅游

吐鲁番坎儿井介绍,新疆吐鲁番坎儿井简介

湘潭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队长 姜伟

坎儿井,作为与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三大工程之一,新疆吐鲁番坎儿井简介,它既没有古长城的恢弘壮阔,也没有大运河的隽永悠长,即使在空中俯瞰亦难见其真容,但它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日复一日地为茫茫戈壁输送着生命的源泉。行走在火洲大地上,望着一条条由土包串联而成的“项链”自天山向绿洲伸展,不禁深深为祖辈们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壮举所震撼。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组成的坎儿井就像一部不朽的史诗,记录着火洲人民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尊重规律、顺应自然;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无上智慧和大爱情怀。

坎儿井,作为与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三大工程之一,它既没有古长城的恢弘壮阔,也没有大运河的隽永悠长,即使在空中俯瞰亦难见其真容,但它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日复一日地为茫茫戈壁输送着生命的源泉。行走在火洲大地上,望着一条条由土包串联而成的“项链”自天山向绿洲伸展,不禁深深为祖辈们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壮举所震撼。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组成的坎儿井就像一部不朽的史诗,记录着火洲人民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尊重规律、顺应自然;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无上智慧和大爱情怀。

坎儿井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中,为适应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新疆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哈密、木垒和吐鲁番等地,尤以吐鲁番盆地最多,达1200多条,总长约5000多千米。坎儿井可与长城、运河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暗渠

咬定目标、迎难而上。一方土地养一方人。火洲这方土地,从表面上看,似乎并不适合人类生存:这里干旱少雨、草木难生,年均16毫米的降水量和3000毫米的蒸发量注定了当地极端缺水。但世代居住在此的火洲人没有被这个问题吓倒,他们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咬定水一定能够寻到,一定能够引来,一定能够用好。为实现心中目标,就算千难万难,他们也迎难而上、义无反顾。不但将这里建设成了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和屯田中心,而且还神奇般地扩大了绿洲并繁衍生息下来。他们历经万难寻到了水。吐鲁番民间有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位年轻人赶着羊群来到吐鲁番,走了很久,除了看到无尽的荒野,怎么也找不到水的影子。当他陷于绝望之际,忽然隐隐约约看到很远的前方有一点点绿意,他想:“绿草和清泉是一对天生的情人,有绿的地方就必定有水。”沿着绿地,他左找右找,却始终没有找到水。“地上没水,难道水在地下?”灵光一闪,他便拼命掘土找水。一丈没有,两丈没有,三丈没有……一直往下挖,皇天不负苦心人,水终于从沙隙中涌了出来。这个故事与其说是美丽动人的传说,不如说是吐鲁番先祖们历尽千难万难才寻到水源的真实写照。说吐鲁番没水,是事实。16毫米一年的降水,几乎可以忽略。天不下雨,何来水?茫茫戈壁,白天烈日悬空,夜晚星光灿烂。古代交通工具主要靠腿力,稍好一点靠马力、驼力,一天能走多远?要找到水源,不靠近天山脚下,是不可能的。说吐鲁番有水,也是事实。天山上的万古冰川无限积雪,融化后便是天量,虽绝大部分被自东向西的火焰山牢牢挡在里面,但也有一部分通过山体豁口流出来,再从地表砾石迅速渗入地下。渗入的水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隐藏地下成为了潜流。然而,再潜再隐,也骗不过这方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民,他们在经年累月的生产生活中,最终追踪到了它、寻觅到了它。他们克服万难引动了水。天山雪水在地下静静流淌,储量之富足够绿洲人民生产生活所需,但如何引动却是最大的难题。从表面上来看,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似乎是在地面开凿渠道,把它们一股脑全部引出来,但戈壁滩的现实条件却不允许这样做。白昼长长、烈日灼灼,地面直射温度极端时可达77度,沙丘表面更是80度以上。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合适的运输通道,引出的水一定会在砾石渗漏和烈日蒸发的双重作用下消失殆尽。即使少量残存水能流到绿洲,可能也早因在沿途被污染了而无法使用。当地上引流的可能性被彻底否定后,引流的方式就只剩下地下了。最开始,人们在靠近绿洲的地方掏挖泉眼,然而泉水量终究有限,既易干涸,也易被牲畜践踏而破坏。面对干涸的泉眼,又只能继续向前挖掘。天长日久,细心的人们发现,每当他们将地下泉眼向天山的方向延伸一次,水量就会有明显的增加。为了得到更充足的水源,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将泉眼向前延伸。但在实施过程中,延伸的暗渠挖到一定长度后,通风、出土、采光、定向全都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多方尝试下,他们发现在地下暗渠的上方再挖一口竖井,然后将一盏油灯放在井口下的水平线上,人朝着自己的影子方向往前挖,以最短的距离使两口竖井连通,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春去秋来,地下暗渠的长度在不断延伸,地上竖井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天山的雪水也经过地下源源不断地被引了出来——坎儿井也初具了雏形。他们排除万难用好了水。水从暗渠引出后,如何输送到房前屋后、输送到广袤田地,确保人们的生产生活使用,在全国其它地方或许是件很简单的事,顺其自然即可。在这里却不能这样,因为由暗渠引出来的水,一则水温相对较低,对于在火洲这种炎热环境中生长的农作物,直接灌溉冰凉的水不仅发挥不了作用,反而是种损害。二则流量不是很大,流经砂砾土质,由于渗透得厉害,往往送不远;加上牛羊和风沙的侵蚀污染,水质也难以得到足够的保障。即使某条坎儿井出水量相对大一点、能够送得远一点,也会因炎热的高温而大量蒸发。对于好不容易从地下引出的宝贵水资源,就这样白白被浪费掉,实在可惜、实在令人痛心。火洲先民在反复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能最大程度利用水的好方法,即修建涝坝(蓄水池)。涝坝通常选择修建在地势较高、不易渗漏的土质上,大小以能够在夜晚蓄满为佳。通过晚上蓄水、白天灌溉的方式,一举解决坎儿井蓄水、升温、集中灌溉的难题,还使得一个个涝坝周围绿荫葱葱,有效改善了村庄的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河水,使沙漠变成绿洲。吐鲁番被辟为旅游区后,修建了形式典雅、古朴、富有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的园林式宾馆等各种文化游览服务设施,接待海内外游客,向五大洲游人展显出她迷人的容颜。

尊重规律、顺应自然。古人常说,万物有道,即万物都有它运行的规律。尊之重之、顺之应之,则事可成、业可兴。火洲坎儿井工程就是先辈们在极为简陋、甚至原始的条件下,尊重规律、顺应自然、苦心孤诣创造出来的惊世杰作。他们巧妙顺应了气候特点。坎儿井虽被称为井,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井,而是地下集水、运水的通道。如前所述,吐鲁番盆地干旱的荒漠气候,决定了地面挖渠引水的可能性几近于无,只能够通过地下引水。而地下引水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尽可能保障工程的畅通、不塌方,因为一旦塌方,水即被堵住,引不出去。当然,这样的工程放到现在,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现代有足够的科学技术来支撑,如用钢筋混凝土等先进材料加固等。但放在两、三千年前的古代,则不是这样。火洲先民们只能够依靠当时最先进的挖凿工具一点一点地挖掘、一筐一筐地出土。日复一日,才有小进;年复一年,方能大成。挖成了、凿通了,是否就真正成功了呢?未必。还需要经过年年岁岁的通水考验,即不能淤泥堵塞、不能道毁方塌。按理说,这种原始工艺的地下通道,只要时间一久,塌方是总会有的,为什么坎儿井基本没有塌方呢?是因为火洲这里一年四季无云无雨。无雨,则无地面水;无地面水,则根本不在存在雨水下渗的问题;无雨水下渗,则塌方的可能性极大降低。这方土地的人民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有的气候条件,保障了坎儿井得以顺利推进、长久运行。他们巧妙顺应了地质特点。坎儿井是全封闭的地下水运工程,要顺利将水运到远方的农牧民生产生活一线,除必须保障水源通畅之外,还要有充沛的动能。动能从何而来?古代的人们既没有自动抽水排水设备,也无法时时以人力方式干预水的流动,只能借助地理落差确保水源源不断地流向人们需要它流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如从天山脚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离仅60公里,但落差竟高达1400米。火洲先民正是利用了这个特征,先周密量测,再根据量测的数据顺坡度开挖。这样既有效缩短了坎儿井修建的长度,大大减少了工程量;又确保了水流的动能,使其能够长流远方。动能问题解决后,如何保障不堵塞,或者使堵塞的程度降到最低,则是摆在建设者面前又一难题。火洲先民们在无数次实践中,发现大漠底下深处的土质质地非常坚实、特别有粘性,挖出的通道既不易坍塌又不易渗漏。这种土便是由粘土或钙质胶结的砂砾石,当时的人们,既不知道这种土的名字叫什么,也不知道这种土由哪些元素构成,但并不妨碍他们敏锐发现它、充分利用它,从而建造出了历经千百年仍在高效使用的坎儿井。他们巧妙顺应了水文特点。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我们说一个地方好,经常会用“水草丰茂”这四个字。水丰才会草茂,草茂才会万类和谐。由此可知,水丰是万类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水的滋养,万类就会不和谐;万类不和谐,作为万类中最有灵性的人类,其生存自然也就会成为问题。在火洲这片土地上,当第一条坎儿井修通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息了。不断繁衍的结果是人口的不断增多,进而需要更大的土地、更多的水源,坎儿井自然也随之开凿得更多。最开始,或许是少数人自发行为。见有利可图后,社会有力量的阶层更多地参与了进来。过去在吐鲁番,只有拥有坎儿井的人才能够被称之为“巴依”老爷。再往后,为确保社会稳定,历朝历代的官方力量都于此用力甚勤,最早见诸于文字的是汉代,至清代中晚期,林则徐、左宗棠等在新疆大力开展治水屯田,坎儿井的修建也更加规模化。新中国成立后,坎儿井的传承、利用进入了崭新阶段,为民族团结、戈壁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滋养。政府的推动有效促进了坎儿井的大发展,坎儿井巅峰时期数量曾达到惊人的1784条。在火洲人的认知里,只要天山积雪一日不竭,则地下之水也一日不竭。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吐鲁番盆地北、西部高山区的终年积雪和降水确实为地下水库带来了庞大的补给,但再庞大也终究是有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开采地下水的手段越来越高超的同时,也越来越过度。吐鲁番坎儿井如今仅剩下200多条在用,就是最好的证明。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无论今日如何,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正是他们很好因应了该地的地下水文特点,才得以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长河创造出独步古今的大文明。

不论是哪种起源原因,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工程全部都是当地老百姓一点一点挖凿修建而成,滋养孕育吐鲁番绿洲,造福子孙后代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 坎儿井的习俗和用水制度 1.当地的文化习俗在古代社会时期,坎儿井作。

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如果说奉献、牺牲是一种真诚的付出行为,那么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就是这种付出行为的最高境界。坎儿井几千年传承,却真真切切演绎了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无数挖井人,奉献了自己的健康、自己的生命,甚至自己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一代又一代的挖井人穷尽一生都只是为了建设好、守护好这片土地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他们将健康献给了这项伟大事业。在古代,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能活到六十岁就算高寿了。为何如此?因为古代医疗技术远没有如今这么发达。所以对古人而言,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事,因为只有守住了健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经营无限的未来。在火洲这片土地上,挖坎儿井是极伤身的。一则井底昏暗狭窄。为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坎儿井的竖井宽度一般控制在1米以内,地下暗渠高也不过1.5米、宽不到1米。在里面挖凿,只能弓着腰或跪着。加之地底空气稀薄、方向昏暗难辨,目光所及,仅油灯一盏、土壁三面。长期在这种环境作业,身体劳损自是当然,心理折磨更是巨大。二则地质坚硬难挖。为确保坎儿井质量可靠,火洲先民往往选择含砂砾石多的地方挖掘暗渠。这种土质坚固,不易塌方,但却相当难挖。当时的挖掘工具不过是坎土曼、红柳筐、麻绳等,一铲一筐掏挖,速度有如蚂蚁搬食。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挖井人,地下作业一整天也仅能将暗渠往前延伸一膀子长。三则水温冰幽刺骨。暗渠浸水化自天山终年积雪,即使地上酷热难当,井下也寒彻骨髓。在如此潮湿凄冷的环境中劳作,关节炎、风湿等疾病的发生几率急剧增加。正是由于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当地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有生育了后代的人才有资格下井挖渠——这既充分表明了火洲先民们非常了解这个工种对人体的危害,也充分彰显了他们为完成这项事业甘于付出的义无反顾之心。他们将生命献给了这项伟大事业。“人生无大事,唯生死系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如果一个人、一群人、一地人为了某件事从不回避生死,从不惧怕牺牲,甚至勇于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件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一定是至高无上、特别神圣的。坎儿井,于吐鲁番各地的人们而言,有之,则有水;无之,则无水,重要性无以复加。在生产工具极为简陋、安全措施几乎缺如的古代,经年累月到暗无日月、唯有油灯相伴、最深处可达100米的地下,塌方的危险、窒息的危险随时可能袭来。故当地老人常讲,挖井人每一次走出家门准备下井时,家里人总是反复叮咛要小心、要注意安全;亲人出发后,又反复祷告、祈求上苍保佑亲人平安。这其中包含的无奈、不安与悲壮,任何笔墨言语都不足以表达。但为子孙万代计,勇士们义无反顾地踏上看似寻常却又极不寻常、需要以命博之的悲壮征程。干事业,总会有牺牲,甚至是接连不断的牺牲。先驱者去了,后来者继之,事业无尽,则牺牲无尽。勇士牺牲后,人们总是以最高的礼仪虔诚地安葬他们、追忆他们。20世纪初德国探险家格伦威德尔在吐鲁番考察的记录中这样写道:“这项工程特别危险,从事这项工程的人必定会受到当地居民的钦佩和尊重。甚至当出现一场事故的时候,受害者将由村民集资殡葬,他们的坟茔地也要当作圣贤墓一样地受到朝拜。”何谓圣贤,超凡出俗者即是,这些勇士,诚不愧这个称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晚清名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的警句不正是这些圣贤最贴切、最真实的写照吗!他们将后辈献给了这项伟大事业。《列子·汤问》记载:古时候有一位老人叫愚公,苦于每次出门都被门前两座大山挡路,决定用毕生精力把山平掉。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笑他:“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几千年的坎儿井修建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愚公移山”史。一条坎儿井从开工到结束,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个挖井人穷尽一生又能挖几条井呢?或许,还未等到一条井完工,就因为疾病、塌方等各种原因离开了。勇士走了,但事业没有走,勇士的后代继起了祖辈的事业。正是一代又一代挖井人接续奋斗、前仆后继,才建成了超过5000公里规模庞大、令人叹为观止的戈壁地下水网。今日通过无人机在天空中拍摄的火洲照片和影像,那一条条线状展开的土包,实在难以令人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把这项伟大工程完成的。

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对新疆坎儿井起源的说法,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新疆坎儿井起源于波斯,即今伊朗。第二种,新疆坎。

湘潭援疆工作队领队姜伟走进吐鲁番市葡萄镇布拉克村开展“中国地图”进农家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中国90%的坎儿井都位于新疆,而新疆90%的坎儿井又集中于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哈地区(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你。

历史已成过往,我们或许只能从浩瀚的典籍中读到先辈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毅形象,但汩汩不断的坎儿井水却如同一条连通古今的纽带,不但将火洲人的鲜活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更真实映照着今天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模样——这就是伟大的坎儿井精神。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ilanse@126.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