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宏村一日游,黄山宏村一日游作文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9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爬完黄山之后,两腿肌肉疼得已经不能走路,但是还是想感受一下安徽宏村的宁静与古朴。所以选择宏村算是没错了。来宏村一定得有导游,如果没有导游,也得蹭一个,要不然走马观花,很快就走完了。
景区前的大石
早晨九点从屯溪老街的青旅出发,打的到屯溪汽车站,17.5元的车票,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一路上就这样被我睡过去了。还一直告诫同伴不要跟我说话,我要睡觉。
宏村是黄山市非常重要的古村落景区。青瓦白墙代表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元素,原汁原味的徽州古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保存。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宏村最佳路线http://www.tript.cn/trip/19891.htmlhttp://www.tript.cn/trip/
宏村的大门,然而我们没有经过这里...
"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
村庄的水,听说十点钟以前都可以直接喝,之后呢就是村民洗菜淘米只用了,瞧这旁边的墙的横排砖,村民因此将水引到菜园里。
村庄的水,听说十点钟以前都可以直接喝,之后呢就是村民洗菜淘米只用了,瞧这旁边的墙的横排砖,村民因此将水引到菜园里。
1、南湖和南湖书院宏村景区正大门进去之后第一个景点就是南湖了,整个南湖水面呈现弓形状,湖面上的长廊画桥堪称人间仙境一般的存在,让你有一种古代侠客仗剑凝望的气势,著名的清代古建筑群南湖书院就是在这里。2、月沼月沼因。
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滋润得满村清凉,使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创造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这人工水系,丰富了村落景观,和谐、多变、富有灵气,有6大功能。一是防火;二是调节小气候,改善气温和湿度,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三是饮用;四是洗涤;五是灌溉;六是发电。
水圳沿途建有无数个小渠踏石,人们浣衣洗涤、浇花灌园都极为方便,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村民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牛肠"里的水为饮用之水,过了8点之后,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更为奇妙的是,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即水位总是低于小桥以下一点,不多不少,十分奇特。
桌子上放瓶,寓意平平安安
当时的房屋里桌子上都会放瓶子,寓意平平安安
月沼北畔正中"乐叙堂"祠堂,又名"众家厅",为汪氏总祠,也是15世纪初明永乐年间所建。 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乐叙堂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风荷"。
"月沼",老百姓称月塘,这是所谓"牛胃",老百姓称"牛小肚"。
好多火腿
凿引西溪水,牛肠水圳九曲十弯
沼水碧绿,塘面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
承志堂, 称为“民间故宫”,建于清末咸丰五年(1855年),是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
南湖—南湖书院—敬德堂—汪大燮故居(振绮堂)—月沼—乐叙堂—敬修堂—承志堂—德义堂—树人堂—桃园居 最早是因为卧虎藏龙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后来由于《爸爸去哪儿》在宏村拍摄而爆红,成为很多人想去游玩的“画中村”,宏。
它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整栋建筑为木质结构,房屋内部由砖、石还有木雕组合装饰而成,占地约2100平方米,内部有房屋60馀间,围绕着九个天井分别布置。
正厅和后厅均为三间回廊式建筑,正厅的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极其精致,每个人物都神态各异,堪称徽派“四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管家院内的一块砖雕异常精美,据说十万美金都没有卖。
厅的呈设:右边放镜子,左边放花瓶,坐的时候男左女右
徽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徽州男人从十三四岁就在外经商(所以徽商才这么有名啊),男主人坐在瓶子下面寓意外出经商要平平安安。女人在家持家,镜子寓意内心要平静祥和。中间放一口钟,寓意终生平静(钟声瓶镜)。老人住的堂中间是不放钟的(老人比较忌讳这点),放的是福禄寿。
大门后耸立着一幅威仪的中门,在中门“福”字上方,镶有一幅木雕“百子闹元宵”图,图上雕刻着100个小男孩过元宵闹花灯的场景,划旱船,或舞龙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福字上方,露着两个孔的地方,是小姐的闺楼,这两个小孔是供小姐观察外宾之用,由于从下往上看是逆光,所以只能小姐看到男方样貌,公子看小姐可谓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了。富贵人家的小姐在婚姻上都是很有自主权的,看上谁就嫁给谁,而且大多是入赘。普通人家的小孩去书院读书,大户人家的小孩则是将先生请到家里来教书,正厅的旁边就是家中的私塾。小丫鬟住在佛堂旁,方便晚上起来添灯,古代人重视香火不能断。
福字下面是三道门,过去人分不同等级地位要从不同的门通过。这里可是过去的地主兼商人家,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土豪家。光是房屋建造就花了7年时间,当时建好后外面可是黄金镶嵌,几经波折还好完好保存下来。
百子闹元宵
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
宏村月塘北畔正中,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汪氏祠堂,名乐叙堂,又名众家厅。这也是宏村唯一的祠堂。因为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汪家的子孙。是村中现存唯一的明代建筑,木雕雕饰非常精美。
王氏宗祠
明间字板:世德发祥。三重门楼代表独占鳌头,梅兰竹菊,龙凤呈祥
汪氏祠堂议事厅正对天井,正中挂“乐叙堂”匾。议事厅的正前方,供奉着汪氏家族的老祖宗:正中为远祖(一世祖周鲁颖川汪侯)一全天下第一个姓汪的;右为四十四世祖,越国公显祖(汪华)一徽州第一个姓汪的;左为始祖(宋始迁雷岗弘村六十六世祖彦济公)一宏村第一个姓汪的。边上一女子画像为胡重娘,从西递嫁到了宏村,胡重娘曾协助丈夫打理宗族大小事务,并在幕设计了宏村的牛形仿生学水系。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远比男性低,女士的画像很少被放入祠堂祭拜。能与宗族男性祖先一起供奉在宗祠,可见她的地位。宏村汪氏子孙后来为感恩戴德,便将她的画像与“巾帼丈夫”的牌匾一同供奉在祠堂中。
乐叙堂
迎门一排六扇屏风写有《思齐公乐叙堂记略》,记录了宏村七十六世祖汪思齐邀好友县尹黄讳彪为汪氏宗祠取名的全过程。大堂正面悬挂的“恩重宜长”表彰的是明嘉靖壬午岁赋奉征云贵道运粟主簿汪昭。
《思齐公乐叙堂记略》
记录了宏村七十六世祖汪思齐邀好友县尹黄讳彪为汪氏宗祠取名的全过程。大堂正面悬挂的“恩重宜长”表彰的是明嘉靖壬午岁赋奉征云贵道运粟主簿汪昭。
朱熹家训
“朱熹家训”:君子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妻(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矝已之长,仇者以义释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小恶,可掩之,人有小善,则扬之。处事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已,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凡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读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份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前厅侧墙悬挂宏村历代贤达
游逛到中午该到吃饭点了,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就在村里找了个农家乐坐了下来。上的菜都是当地人自己种的青菜,看起来很绿很嫩,吃起来更嫩,非常新鲜。旁边的是五加皮鸡蛋,绿色的是青菜头;家常豆腐也是农民家自己做的,非常滑嫩。
有机蔬菜
农家乐
安徽西递宏村一日最佳路线如下。1、西递村进入景区内游览(约需要2小时左右),经牌楼、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笃敬堂、绣楼、东园、西园、桃李园等回到停车场。乘上西递的班车赴宏村。约30分钟左右抵达宏村景区。2、到达后。
因为银杏是世界上稀有的树种,而这棵银杏又有500岁,所以大家把这棵银杏称为村口“瑰宝”。这两棵大树是这牛形村的“牛角”,宏村的“风水树”,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按照这里过去的风俗,村中老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要绕着红杨树转个大圈,这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红福齐天;高寿老翁辞世办丧事,要抬着寿棺绕着白果树转个大圈,寓示着子孙满堂,高福高寿。
村口大树有我几个大
鸭子戏水
一日游路线:南湖——南湖书院——敬德堂——汪大燮故居(振绮堂)——月沼——乐叙堂——敬修堂——承志堂——德义堂&mda。
这边的鸭子也不怕人,午后在水中嬉戏,不知不觉将自己带人童年的回忆中。
一对可爱的鸭子
秘密通道
看到这个小路了吗,这个可是秘密通道,你懂得,当时是跟着一位农妇进去的。
宏村边上的寂静公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